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制造机械正文

经营之道:沈阳机床:新品创新不断 服务保障助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5 浏览次数:57

  产品创新实力哪里来

  这几年,沈阳机床集团的日子好起来了,而且在外人看来好得非常迅速,让董事长陈惠仁很感慨的是——“有的人甚至把当年那个困难重重的日子给忘了,以为沈阳机床一直以来都是这么风光来着!”外人看的只是热闹,只有沈阳机床人自己明白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

  自2003年起,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2006年机床总消费131亿美元,占世界机床市场的22%。在市场日趋兴旺的情况下,为什么是沈阳机床成为了业内的领跑者?

  连续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是沈阳机床脱颖而出、迅速壮大的重要因素,沈阳机床人以不断创新的产品创造了一个个“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佳话。

  2551根轨道梁“无故障”下线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母机,低端产品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端机床大多依赖进口,“老外”要价当然不菲。

  “5年前,我们羡慕许多国外同行的机床产品,简直是仰视。”沈阳机床集团副总经理王胜说,“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得那么好。”

  可能还是不可能,都得试一试。

  “后来通过大力研发,我们也能生产出那么好的产品,自信心大增!再过两年我们就能够赶上国外同行。我说这话,不是自负,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实力和基础。”王胜说。

  上海磁悬浮轨道梁加工工程,不得不提,这件事对于沈阳机床人来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2000年,上海磁悬浮轨道梁制造设备在全球招标,其对机床的高精度要求被打上“双星”标志,表明这是该套设备的首要必备条件。现任沈阳机床集团总经理的关锡友作为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对那场竞争至今记忆犹新,“在上海得知招标的确切时间,很仓促,赶不及回沈阳,我们几个设计人员在上海的一家宾馆,用借来的6台电脑干了6天6夜,完成了设计方案和标书。”

  中标之后,沈阳机床集团的产品开发人员迎来了更多的不眠之夜,最终成功解决了“30米加工行程范围内坐标定位误差小于0.08毫米”以及“200多吨重工件无法移动,生产线自动完成工件测量、计算及加工”等核心难题。这个精确度,甚至是常规测量仪器也无法测量出来,至今仍代表着我国机床业的极致水平,并可与国际同行比肩。

  这个被外国公司设计成“耗资2亿马克,两年半交货”的项目,沈阳机床以“6400万元人民币,半年交货”的结果而令业内震惊。关锡友说,“单就交货期而言,我自己当时都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事后,磁悬浮工程总指挥吴祥明也坦言,按照他的心理预期,10个月交货就算完美了。

  一般来讲,即使国产机床技术可以过关,初期使用的故障率也是难免的。而沈阳机床8台套轨道梁加工设备加工2551根轨道梁,机器居然没发生过一次故障、没产生一件废品。关锡友提到这一点也觉得“很神奇”,是偶然吗?偶然之中有必然吧!

  从改善生产环境抓起

  有一些想象不到的细节会决定着事情的走向。轨道梁竞标结束当晚6点,上海磁悬浮工程指挥部就派人来沈阳机床考察,考察组用3句话向指挥部总结了他们的印象,“这是一家很老的国有企业。厂房玻璃没有破的。从车间出来,脚底下没有沾上油。”指挥部通知关锡友一行,立刻赶回指挥部进行商务谈判。

  而正是这次经验,给了沈阳机床很深的感悟,生产环境和生产者素质,对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在某些时候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如今,记者走在沈阳机床摇钻车间装配工段,没有粉尘,没有传统工业的“黑黢黢”痕迹,一台台蓝白、浅绿的机床端庄地排在两侧,装配员工的工具小车按顺序一条竖线排列其间,小车上的工具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员工米白色的工作服,在阳光下有些明亮。

  据车间主任侯志成介绍,他们现在正大力推行“标准制造”,是在2005年推行的“一次涂装”基础上进行的。

  我国机床行业过去大多不是一次涂装,因为还有二次喷漆可依赖,员工养成了许多陋习,无论是加工、装配还是吊运,都不够精心,磕碰、掉漆经常发生,更不消说“黑手印”了。“2004年11月,集团有了一次涂装的想法,要求2005年1月就从我们车间开始施行,时间紧迫。”侯志成知道,这对于机床制造工艺流程来讲是具有革命性的;而在95%以上的一线员工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又是“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强大力量在起作用。经过吊具、工艺流程、奖惩制度等一系列重新设计,2005年1月,摇钻车间实现50%出口产品一次涂装,随后目标逐步提高,当年年底,全部产品实施一次涂装。目前一次涂装完好率达到94%以上,而且通过调整工序,效率也提高了一大截。“过去生产员工以脏为荣,越脏说明干活越多,现在大家的观念完全转变了!”侯志成说。

  中捷大型数控铣镗床事业部总经理孙纯君说,“一次涂装解决了产品脏的问题,标准操作解决了松和掉的问题,而标准制造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产品的精良制造。”为了标准操作、标准制造,事业部特意从国外请来一位有47年工厂操作经验的老师傅,对一线员工进行操作指导。

  关于标准化制造,关锡友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研修期间曾有过深刻的印象,“把螺丝拧90度,你知道日本工人怎么拧吗?——画一个十字花,拧到四分之一。他们拧螺丝抬胳膊的起始动作角度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些细节背后是一个严格细致的工作流程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过得硬的产品质量。”沈阳机床人相信,他们也会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再造达到这一效果。

  这几年,除了热忱接待客户来访外,沈阳机床还经常邀请一些老客户来企业参观。车间里的变化,让几年前来过的客户无不大为震惊,对沈阳机床的产品也更有信心。一位技术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就是他们自己出去跑两个月再回来,都会觉得企业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看来很小的、琐碎的改观,赢得了客户极大的信任。

  对客户的服务要做到永远

  中捷立式加工事业部总经理王鹤是搞技术出身的,但他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跑市场。中捷摇臂钻床事业部技术负责人李海鹏也说,“我们60%至70%的精力都放在了市场上。”

  市场,归根结底就是“客户”。充分市场化的机床行业是典型的买方市场。

  曾经有某飞机制造厂定制了沈阳机床集团的一台高档数控机床,因客户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沈阳机床的技术人员在那里一呆就是1年,直至客户的所有制造工作结束。在沈阳机床营销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营销技术室,有从事营销的专职技术人员对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支持。“市场调研—量身定做—滚动服务—持续改进”,是沈阳机床10个整机事业部共同的产品开发路径。

  为了实现以“客户”为主导的产品开发路径,沈阳机床集团大胆启用了“4S”店销售经营模式,这在中国机床业是一大创举。4S店的营销模式就是将产品展示、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备品备件供应等功能直接搭建在市场前沿,为客户提供更直接、更快捷、更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其实,当初磁悬浮项目由沈阳机床胜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设计将客户的生产管理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只要加工原料一拿来,什么都不用管,只等着拿成品就行。“4S”店所承担的就是这样的“加工专家”角色。2005年,沈阳机床在宁波地区成立首家特许销售中心、特约服务中心,2006年又陆续在温州、广东、胶东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建设了3家“4S”店。

  2005年8月8日,沈阳机床集团发布信息,对2000年以前向首批重点用户提供的数控机床实施“召回”,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也是世界机床行业首次由企业主动实行的产品召回。这项代号为“A计划”的行动,对沈阳机床集团2000年以前售出的存在不同问题的78台数控机床,免费实施大修、项修和换货,沈阳机床集团为此投入了2000万元。

  2000万的投入带来了什么?显而易见,是老客户的尊重和美誉、目标客户的注意力和信任、技术练兵的大好机会……最终落实为一大批订单!

  许多营销高手都为这个一举多得的策划而叹服。但沈阳机床集团拿出的是一片诚心!正如关锡友所说,“服务要做到永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