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玩具正文

从喧嚣到平淡 变形玩具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9 浏览次数:89
从喧嚣到平淡 变形玩具路在何方?   变形玩具与电动遥控玩具、毛绒玩具并称玩具市场的三大传统玩具,交易金额占了玩具市场的半壁江山。变形玩具近几年在国内的表现颇为引人关注。目前国内的变形玩具市场情况如何?下一个辉煌点在哪里?《中外玩具制造》在此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与业界朋友共同探讨。
  
  从2007年始,由《变形金刚》电影真人版播出带动,一股变形玩具的狂潮迅速在国内市场上掀起。当这股热浪让不少玩具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快马加鞭跟进时,市场却渐渐陷入了“变形玩具审美疲劳”。2007~2010年,从躁动喧嚣到归于平淡,变形玩具完成了一个轮回。
  
  变形玩具的佼佼者
  
  变形玩具,顾名思义,以“变”为基本进行设计的玩具,塑胶材料居多,以新颖、多变、益智、收藏为目的,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说到变形玩具,不得不提美国玩具巨头孩之宝(hasbro)公司的变形金刚,发展至今日,变形金刚已经是航母型级别产品,给老青少一代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无穷的乐趣。
  
  变形金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
  
  1983年:日本takara公司设计并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两个系列玩具,主角是一群可以变成汽车、飞机的机器人。
  
  1983年底: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与takara公司合作,重新设计概念,推出了全新包装的玩具产品,从此开创了变形金刚时代。
  
  1984年初:变形金刚动画片第一季播出,引起巨大反响。
  
  1988年:中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引进并播出了变形金刚,风靡美国和日本的变形金刚开始走进了中国市场。
  
  2007年:变形金刚电影版ⅰ在国内上映,票房飙升引起轰动,同时带动了国内变形玩具的热销。变形金刚电影版ⅱ和ⅲ相继于2009年、2011年上映。
  
  总的来说,变形金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展初期,先有玩具后有动画。玩具的销售积累起大量的资金,进而为后面高质量的动画制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发展中期,不断推陈出新,从变形金刚第一代、第二代,到加强版、特别版,直至电影版,使其动画和玩具都不断更新换代,循环不息。发展后期,进行变形金刚文化的全方位构造,温故知新,激发新思路。
  
  国内变形玩具市场状况
  
  2007年变形金刚大热,一度供不应求。巨大的变形玩具市场吸引着大量玩具厂商纷纷跟进,“动画+产品”的模式广被沿用,国内企业在制造热点、量身打造、推广营销方面有了不小进步,其中优秀者如奥飞、星杰、灵动、骅威等公司等都颇有可圈颇点之处。
  
  但是,企业蜂涌而上也造成了大量题材的雷同。有业内人士笑曰,近几年变形玩具出了一拨又一拨,相关动画片出了一部又一部,但名字都大同小异,“兽”、“甲”、“变”、“机”等几个字轮着用,叫人都搞糊涂了。
  
  2009年始,国内的变形玩具市场逐渐现出疲态。即使是被寄于厚望的变形金刚电影版ⅱ也没能续写辉煌。
  
  目前,国内变形玩具的主要流通渠道有三:较低端的批发及小店售卖;部分的商超专卖;大量的代加工外贸。走访全国几个著名的玩具集散地,包括义乌国际商贸城、广州中港城批发市场、临沂小商品批发市场、北京红桥玩具市场等地,随处可见变形玩具的踪迹,零售价格从几十元到百多元不等,以广东的汕头、东莞厂家居多,包装以卡装为主,产品品质偏低。而在当地相应的高端商场,国内的品牌较为少见,由美国孩之宝的变形金刚,日本万代的战队系列等占据主导。
  
  纵观2010年中国的变形玩具市场,总体趋于平淡,表现差强人意,个中缘由显而易见,国人缺乏有领导气质的品牌,无法主导市场走向。
  
  变形玩具市场发展趋势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句话对于目前国内变形玩具市场的困境有很大的启发,破局的关键在于“变”,敢于创新尝试,善于借鉴外来经验,积极融合本土资源,“变”出一条通达大道。对于变形市场的发展,吾之拙见,简单概括为十六字:文化为盾、产品为剑、渠道为点、产业为面。
  
  文化为盾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物势必与文化紧密相连,缺少文化的情感构造,产品不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欧美、日韩等国,一些优秀的玩具设计已经超越了玩具本身,与社会、历史、人文、情感等诸多因素的结合,构造了一个虚拟的自成一格的玩具王国,让孩子们在这个玩具王国得到相应的自我价值体现。可以看到,男孩热衷变形金刚、奥特曼,女孩热衷芭比、hello kitty等,就是文化在玩具中渗透的有力证明。
  
  对于玩具的文化构造,动漫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果孩之宝公司当初只是单纯地售卖变形金刚玩具,而不进行动漫的制作传播,今天大概也不会有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变形金刚了,孩之宝的“先有玩具”是偶然,“后有动画”却是必然。动漫的制作传播意在构造一种文化概念,就是这种文化让变形金刚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20多年来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优秀的动漫其实不少,像《大闹天空》、《哪咤闹海》、《黑猫警长》《葫芦娃》、《蓝猫淘气3000问》等都曾有所轰动,但为什么都没有延续热度,值得我们深思。动漫是有生命周期的,再优秀的动画片,如果没有持续的发展观,也一样会被世人淡忘,我们需要进行的是一系列的“动漫文化复兴运动”,来循环唤醒人们对其关注和记忆。比如,持续对动漫片进行更新、产品不断升级,甚至组织年会,等等。
  
  变形玩具的发展迫切需要文化,并且要使这种文化不断地进行“复兴运动”,最终成为玩具销售最坚实可靠的盾牌。当然,文化的范畴很大,除了动漫外,还有电影,游戏,俱乐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服务于文化构造。
  
  产品为剑
  
  变形玩具的价值在于“变”字,在于满足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给变形产品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
  
  笔者认为,优秀的变形玩具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1)概念性,延伸为文化、内涵、炒作、情感等方面;
  
  2)变形性,需要创新,增强“变”中乐趣,比如材料、设计、科技等方面的探索;
  
  3)前瞻性,需要预见未来潮流的方向,比如与网络、手机、电脑等方面的结合;
  
  4)系列性,需要构造产品的多样性、视觉性、升级潜力等方面;
  
  5)生命性,产品的销售时限,需要在设计前端和推广后期不断加强使其延续;
  
  6)学习性,玩与学的结合,寓教于玩,一举两得。
  
  在目前变形市场较为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产品的创新和品质保证就是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孩之宝在变形金刚产品系列下足了功夫,资料显示,从1984年到今,变形金刚玩具经历了第一代(generation one)、第二代(generation two)、超能勇士系列(beast wars)、猛兽侠系列(beast machine)、rid系列(robots in disguise)、armada系列、energon系列及universe系列等众多玩具产品,变形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合体,从无声到有色,从线下到线上,不断地进行产品的创新和品质加强,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个好的产品就是一种无声的品牌传播,产品是被推到市场最前沿的直观感触,它就像一把剑,只有让其锋利,才能俘获消费者的心。
  
  渠道为点
  
  纵观目前国内变形玩具的渠道现状,外资品牌占据了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这样的格局对于本土企业的弊端显而易见。
  
  从国内玩具销售的几大渠道来看,商场渠道在品牌建设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也是各大玩具厂商的必争之地,目前做得较好的有孩之宝的变形金刚,日本万代的战队变形系列、铁甲小宝系列等,这些变形玩具在商场都有较好的实物陈列展示,样品试玩专区,视频宣传专栏等等。《中外玩具制造》等玩具杂志持续对各省市的重要商场销售数据做统计对比,从这些数据大概可以看出当月当季的热滞销产品,销量走势,新品上市等情况,商场的销售分析可以看作是整个玩具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土的变形玩具厂家想在品牌建设上寻求突破,商场是第一的选择,要适当投入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区域重点商场的突破,以点带面进行辐射。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和稳定,商场渠道建设必须加强。
  
  每一个商场的稳定和品牌辐射力,就像一点点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厂家有了众多渠道点的支撑,就可以逐步形成面,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产业为面
  
  这里所说的产业的范畴,不是指传统的从设计到制造的这一系列环节,在这里指的是终端的消费体验,可以理解为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终端消费产业链,即:玩具+动漫+电影+游戏+网络+授权+衍生品+主题公园+……等。
  
  以变形金刚为例,孩之宝公司与activision公司合作推出游戏版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the game》,基于pc、ps2、ps3、xbox360、psp、ds等几乎所有游戏平台,包括新兴的手机游戏平台;与美特斯邦威合作推出变形金刚近250个款式的夏秋系列服饰;授权给富兰克林运动用品公司生产变形金刚轮式产品;授权给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出版社设计书籍版式等。据资料显示,孩之宝与世界各地企业达成了至少250项以上的品牌合作、授权协议。再简单的以迪士尼公司为例,从玩具到动漫卡通、服装服饰、用品食品、游戏电影、主题公园等等,全方位的进行文化渗透构建,不断地冲击着孩子们的感官刺激,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迪士尼王国。
  
  反观国内的变形玩具市场,大部分仍局限在“玩具+半个动漫”这个框框内无法自拔,没有朝着构建整个文化产业方向推进。其实,并不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创意,而是大多数操作者往往缺乏耐心,缺乏培养,想立竿见影地既得利益。而产业的构建和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养”的,没有长时间的累积也难成气候。
  
  市场的发展是必然,优胜劣汰正在加剧,不是兴起,就是衰亡,期待早日看到国内变形市场的欣欣向荣,乃至整个玩具动漫行业的崛起。
  
  作者:中外玩具制造黄海松
  
  作者简介
  
  黄海松,现任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经理,从事玩具业多年,熟悉玩具内销环境及其动漫市场,具有较强的玩具销售、渠道建设、团队管理经验及营销传播推广能力。品牌建设意识活跃,理念创新积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